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任重道远,金融如何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护航?|“经济复苏”调研行

时间:04-13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90

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任重道远,金融如何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护航?|“经济复苏”调研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沈阳摄影报道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融赋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为了服务中小企业金融,我国一直在提倡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此出台了各种政策和号召。不过,一位不具姓名的行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这是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也是国家的号召,但时至今日,仍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话题。“虽然我国整个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贷余额在不断地保持增长,但是比起市场需求而言,这些增长还是无法完全覆盖,依然有很多企业无法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上述行业内人士表示。比如,针对大中型企业的市场化信用服务已经较为成熟,但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服务需求还未能得到有效满足。“中国中小企业超过1.7亿,其中一个多亿是没有信用的‘信用白户’,中小企业要获得金融服务,没有信用积累会非常难,其自身存在信用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将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刻画出来,让其在享受金融服务、在做生意的时候,能将信用情况公示,这是个很重要的步骤。”上海凭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杨茂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马彬对此表示,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更平等、高效地参与到各类商业环节意义重大。因此,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任重道远。金融支持仍有潜力可挖杨茂江表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伴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样一来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信用风险就形成了阻碍。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等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文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相关立法工作加紧推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将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企业的反馈与中小企业协会的公示,形成企业的信用数据库。这对中小企业信用建设至关重要。”杨茂江表示。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副行长喻隆斌也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大多属于轻资产企业,融资能力偏弱,特别是中小企业,起步难、创新难、创业难,最难的不仅是缺少资金,是缺少资本金。“从市场形势来看,金融服务供给还存在结构性的问题,目前在金融机构做中小企业服务一方面是为了追求社会效应;另一方面在经济效应风险管理方面挑战非常大。因此,在这个领域要进行重新赋能,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裁陈文表示。通过信用建设,凭安征信与京东金融、金蝶征信、用友等大型金融科技企业合作,以金融数据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希望能够有更多机构参与进来,服务小微企业,共同扩大守信承诺企业的群体范围。当前,中小企业协会也有了信用建设的标准和规则,下一步,我们要更大范围去推广这个标准,希望通过三五年的时间,国内能有100家机构遵守、推广这个标准,让更多小微企业能够加入到守信承诺计划里面,共同推进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杨茂江表示。精准进行政策滴灌当前,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瓶颈,如企业优势不强、多元化融资渠道不畅、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就是缺乏成片企业,要聚焦新一代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行业规模较小、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建立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培育库,对标国家认证标准,主动挖掘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强指导和跟踪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群数量和质量有力提升。”喻隆斌表示。他建议,应聚焦重点产业链布局,新增培育一批优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金融服务支持政策,从企业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对企业各项融资给予专项支持。同时,充实人才队伍,定期梳理重点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开设公益性招聘专场,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健全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信部近日也要求,要组织开展2023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以“精准服务,助企惠企”为主题,将以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聚焦中小企业疫后恢复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带动作用,汇聚各类优质服务资源,深入企业、园区、集群开展服务活动,重点开展政策入企服务、创业培育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服务、育才引才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投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和权益保护服务等服务内容。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